AI摘要
chengeGPT
password
AISummary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 概要总览
阅读目的:希望通过《认知觉醒》这本书,深入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阅读方式: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粗读四问:
- 这本书讲的主题是什么?
这本书的主题是认知心理学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中的应用。它探讨了如何通过提升元认知能力、管理情绪、专注力、学习力和行动力来实现个人的改变和成长。
- 作者分别细说了什么?论述/说理的方式是什么?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作者详细阐述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潜意识的作用、元认知的重要性、专注力的培养、学习力的提升、行动力的激发以及情绪力的管理。他通过案例分析、心理学理论、实用技巧和个人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成长框架。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逐步深入,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提升方法论。
-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都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
这本书非常有道理。它不仅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而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策略和技巧,这些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并且汇总了大量成长类书籍的精华,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组织和讲解,书中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帮助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真正的改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给予了资讯、建议、技巧还是启发?具体的给予内容是什么?)
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关于如何提升认知能力的具体资讯和建议,还启发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情绪管理方式和行动策略。例如,书中的“触动学习法”让我意识到应该在自己的认知边界上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此外,书中关于“未来视角”的讨论让我学会了如何为未来的自己负责,以及如何通过行动来寻找和实现生活的意义。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启发。
💡 整体书评
2024年度之书推荐:《认知觉醒》,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渴望成长和改变的人细细品读。
过去的成长,我曾在平台期徘徊许久,心中有些困惑迟迟未能找到解答,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指引。
我曾喜欢贪多求全,希冀快速成长,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触动学习法“,不要过度逾越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边界去追求成长,尽量在自己的认知边界外围,通过觉知触动的那些点,专注吸收和内化这些知识,并加以应用实践,来快速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和能力边界。真正的成长,是懂得”适可而止“,敢于放弃那些飘渺的欲望,回归自我,专注于自我的能力边界进行扩张。
我也曾苦苦懊悔于过去的自己,悲叹颓废了多少宝贵的时光。换到“未来视角”,我不希望未来的我继续重蹈覆辙,责怪”现在的我“竟如此颓唐。如果不想做一个一辈子都在懊悔过去的人,那么,当下就竭尽全力——去增援未来的自己吧。
我更曾迷失于人生意义之中,担心走错了路忙碌一生后灵魂无处安放,希望上苍垂怜,尽早让我顿悟人生真义,好让我义无反顾,不枉此生。但与其对着人生苦苦思考着意义,不如先行动起来,好好地生活,过好每一天,不负时光、热爱和亲朋,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苦苦追求的意义,已然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展现,原来这充实且无悔的一生,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呀。
📌 重点摘要
📄 概要总览💡 整体书评📌 重点摘要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结语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第四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第八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结语点评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所谓心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结语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
反思不是写日记,而是深刻觉知自己的生活,敏感地捕捉到那些触动自己的点,然后深入地分析,从而了解自己。
按照“象与骑象人”的比喻,其实我们的苦恼在于“人象分离”,“骑象人”希望上进、看重长远,但“大象”喜欢及时行乐且短视,我们因为怀有骑象人的目标,但身体却总是听从大象,最终人象分离(自我分裂),在人生路上苦不堪言。
那些触动自己但说不出来的信息就是触动了大象但骑象人不知道的信息,通过反思,我们其实在了解深层次的自己,也就是“骑象人”在了解自己的 “大象”的喜好和性格,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大象合作,”人象合一“,一起奔赴光明和幸福的未来。
#行动/反思/诀窍 #关联概念/象与骑象人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
有反思的生活,就好比每天在时间的溪流中拾取一块闪亮的小石头,然后精心打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有了一大袋认知晶石,这些认知晶石就是我们生活的印记和结晶。有了这些认知晶石打底,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在《象与骑象人》里,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理智脑是瘦弱的骑象人,而本能和情绪脑是大象,骑象人总以为自己在掌控大象,其实是被大象所掌控。
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让理智脑变强大并不意味着要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事实上也抹杀不了,它们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换一个角度看,也没有必要抹杀,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只要去深入了解、循循善诱,就能为己所用,甚至这些力量还是成就我们的关键。
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见图1-5)。[插图]图1-5 成长权重对比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消除行动模糊的策略,被称为”执行意图“,设定一种明确的行动条件,比如”如果X发生,那么我将执行Y行动“,如果早上到工位,第一时间打开今日记录规划当天的事项。
执行意图使得行动计划变得更加明确和具体。让个体在面对行动选择时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从而避免了在多种可能性中徘徊不决,提高了行动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关联概念/执行意图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有时候选择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让自己”没得选“,更能够专注。
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章节小结:核心观点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模糊性是认知、情绪和行动困扰的源头。】
文章提到了三种模糊(认知模糊、情绪模糊和行动模糊)及其消除方法:
1. 认知模糊:认知模糊是指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不清晰,难以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消除认知模糊的方法是终身学习,通过积累知识和技能来增强认知能力,例如通过元认知、刻意练习和运动改造大脑等方式来提升个体的认知清晰度。
2. 情绪模糊:情绪模糊指的是个体无法明确自己的情绪状态,往往感到迷茫和恐惧。消除情绪模糊的方法包括直面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通过反思和自问自答的方式,识别并处理引起情绪波动的根本原因。
3. 行动模糊:行动模糊发生在个体在面对选择时无法做出决定,导致行动迟缓或停滞不前。消除行动模糊的策略是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和计划,通过减少选择的可能性和增加目标的明确性来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成长的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不要像草履虫那样,一受到刺激就应激反应,而是停顿下来思考一下,再做出反应,即 刺激->思考->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空隙就是思考,这个思考空隙是我们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掌控的契机。
#思考的契机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在《掌控习惯》中,把这些时间称为 ”决定性时刻“,每天都有几个时刻会产生巨大影响,这些时刻将成为决定性时刻,虽然每天都由许多时刻组成,但真正决定一天行为的是你在决定性时刻做出的一些选择,这些选择往往是你的习惯性选择。
比如:当我每天回家,决定坐到椅子上打开电脑而不是坐在沙发上那一刻,很可能决定了我整晚的活动基调,前者我可能会进行记录和整理,而后者很可能我会看一晚上的电视剧。
再比如,周末醒来后,你觉得无聊,你决定打开手机刷刷短视频,那么很可能接下来的一天你都在娱乐中度过。如果你决定出门去跑步或者去公园走走,那么接下来的一天你很可能会在户外过的很充实。
把握决定性时刻,因为这些时刻的小选择将会有重大的影响,把精力投入在决定性时刻,哪怕在决定前多花5分钟纠结思考,也是非常值得的,它可能影响接下来的大段时间。
#概念/元时间 #概念/决定性时刻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四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这就是“行动瑜伽”,与传统 禅坐瑜伽不同的是,其于任何行动中都能进入“瑜伽”的专注状态,全神贯注于当下。
放弃一心多用的念想,全身心投入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事。
#关联概念/行动瑜伽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我们都试图在多线程中追求效率:边吃饭边工作、边走路边刷手机,边运动时边看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身心分离的,身体在做一件事但心里却在做另一件事,效率并未提高,反而失去了对任何一件事深度沉浸的能力,引起了更多的焦虑和压力。
然而,真正的效率不是通过一心多用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对每一刻的全然投入,活在当下。当我们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眼前的任务上,不仅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还能在过程中发现更多乐趣和满足。
这种专注不分类别,对工作专注、对吃饭专注、对走路专注、对娱乐专注,认真地专注每一件事,不瞻前顾后,让每一次专注都成为一场新的发现和体验。
所以,保持专注,认真享受每一顿饭、留心脚下的每一步、全身心投入运动、要学就踏实学、要玩就痛快玩,当我们减少分心,认真地投入当下的每一件事,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思考/专注力 #读书/认知觉醒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成功 = 99%的努力 + 1%的灵感】,而那1%的灵感,其实来源于99%的努力潜移默化塑造的潜意识大脑。
科学发现或其他智力上的突破都是在当事人毫无期待、正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出现的。
[插图]图4-4 刻意练习四要素
刻意练习四要素:
1. 事前 - 具体而清晰的目标:做事前要有具体而清晰的目标,避免模糊影响行动力;
2. 事中 - 极度专注边界清晰:做事中要极度专注投入,不要一心多用,做一件沉浸一件;
3. 事后 - 及时有效的反馈:有效反馈能够让我们及时、准确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4. 事件选择 - 选择具备适当难度的拉伸区的任务/行动,更容易进入心流,并且也最容易提升;
#读书/认知觉醒 #项目/刻意练习
[插图]图4-4 刻意练习四要素
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正如为什么在图书馆学习效率比在家高,因为图书馆的环境让你没有太多选择,而在家里,你可以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一会儿拿点零食吃,太过舒适的环境,最后也最容易选择最舒适的行为,那就是躺着看剧。
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这就是“未来视角”啊,国王用未来视角回望现在,然后做出了理智的决定
未来视角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视角,当我觉得做一些事情很难、很枯燥、很没有意义不想坚持下去的时候,就会切换到未来视角,想想 “未来的我”会如何看待现在的自己,会希望我坚持下去,还是希望我放弃。
当你能够从未来视角与自己对话,无形中你也给自己的行为赋予了唯独属于自己的意义,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独属于我的意义 —— 增援未来的我。
#思考/视角/未来视角
这就是“未来视角”啊,国王用未来视角回望现在,然后做出了理智的决定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我在23年给自己定下了“深度年”的年度主题,原计划24年将是“广度年”,看到这里突然惊醒,没有深度的广度没有意义,在具备一定深度之后,你才有探索广度的资格,那么,24年继续践行“深度年”吧。(https://chenge.ink/about)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更合理的态度是: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他们保持联结。他们释放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最终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正如万维钢所言,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正是“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打卡改变了行动的初心,当行事的动机偏离了最初的本心,这件事也就变味了,剩下的不过是为了虚荣而勉强坚持,那么遇到困难放弃就变得理所当然。
#行动/误区/打卡
人们坚持的动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学习本身转移到了完成任务上,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形式上。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这其中有禅意、有哲思,也有科学。
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如今,人们面对大量的信息干扰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告诉自己要更刻苦、更努力,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更科学的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刻苦,是一种宏观态度,轻松,是一种微观智慧。
感谢《认知觉醒》,读完第五章,才发现自己过去一直存在一些学习误区,厘清过去的误区,明确改正的方法,现在终于不再困惑,反而充满动力。
【完成强迫症 → 放下不适合的阅读】
误区1:过去我总是强迫自己尽量读完那些已经开始阅读的书籍,即使有些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或认知水平。
策略1:接受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读完的事实。不匹配自己当前认知水平的书,强行读完只会消耗自己的精力和热情,也不会带来很多收获。与其在这里干耗,不如及时放弃,把时间、精力和热情专注于那些略微挑战我认知水平的书籍,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成长。
【完美强迫症 → 求精而不求多】
误区2:贪多求全,过去我喜欢做全书的结构化总结,总想一次性把整本书吃透。这样做其实是比较低效的,一本书往往要花2倍于阅读的时间输出总结,但其实里面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能应用并内化的就那么一两点。
策略2:求精而不求多,专注于书中对我来说有吸引力、新颖且具挑战性的部分。不用担心错过精华知识,接受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随着我的认知水平成长,可以随时回来重读经典,书仍然在那里,随时都能有新的收获,不急于一时。
【打卡偏离初衷 → 诚实记录、勿忘初心】
误区3:过于关注打卡和排行,一个例子是过去我为了学英语定了每天学Duolingo的目标,后来慢慢变成了追求连胜、追求周榜第一,慢慢地提升英语水平的初衷变成了榜上有名,不中断连胜,当追求内部自我提升的初衷变成了追求外部的排行、连胜和虚荣,行为就开始扭曲,我开始刷题刷分,开始为了虚荣而做敷衍的虚假努力。当事情的动机偏离了最初的本心,慢慢地行事过程也会扭曲,自然很难达成最初的目标。
策略3:对自己诚实,不欺骗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记住“低效的努力堆砌再多也只是泥沙聚塔,一个浪就打回原形”。以每天有所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打上那个✔为目标,没有成长的敷衍不如不做,把精力省下来做点别的。同时取消打卡,改为诚实地记录自己的每天行为,定期反思学习活动的初衷,确保动机与目标一致。
【害怕负面反馈 → 勇于输出和接受反馈】
误区4:过去我不常输出,因为潜意识的自己害怕负面反馈,总觉得自己要做到完美,才能输出分享,这样就可以收获全是正面的反馈。但因为这么个念头,很多热情随着时间退却,“以后再做”,“等我做好了再分享” 就变成了“再也不做”“再也不分享”。
策略4:先出发,在路上准备。如果永远等准备好了才能行动,那就永远都不会迈出那一步。很多时候,快速行动,输出并获得反馈,构建正向的增强循环,才能更快地成长。踌躇不行,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那永远都不会有机会成长,只会永远地困在自我怀疑与懊悔中。不要害怕负面反馈,记住切中要害的批评往往比敷衍的迎合更能让你清醒和成长。
【过度消耗 → 适可而止】
误区:过去我不太重视休息,总觉得一件事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就要一鼓作气,往往很有热情的一件事,进入状态就一直做,做到自己精疲力尽。而后果就是,后续再想做这件事,就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并且再进入状态变得更加困难了。就像喜欢吃的烤肉,一次性吃了太多,接下来会很久都不想再碰它一样,因为不知道节制,过度消耗了精力和热情,反而引起潜意识的排斥。
策略5:凡是讲究适可而止,而不是无节制的冲刺。给自己设定精力上限,避免在一件事上无节制地过度消耗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记住:“只有在顺风时能自控不浪的人,才更能在逆风中坚守”。
#反思/三省吾身 #策略/成长策略和误区
刻苦,是一种宏观态度,轻松,是一种微观智慧。
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如果起床后我们能刻意避开轻松和娱乐的吸引,先去读书、锻炼,或者做些重要的工作,精力就会呈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原来起床的那个时刻,也是一天的“决定性时刻”,那一刻的决定,可能影响一整天的基调。
#行动/决定性时刻/起床时刻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仅仅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另外一种能力: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要事第一是指导思想,细化目标是行动方针。有指导思想,才能规划正确行动,有行动方针,才能真正落实指导思想,不让其成为一句空话。
下文作者提出了他的具体行动方针:明确将计划写下来。其实对应于心理学中的行动策略:“执行意图”,即"X条件下要做Y",当你有了明确的行动意图,并以文本方式写下来强化之后,你就有清晰的目标可以去做,不会迷糊而选择摊平。
这里补充1个小技巧,有些事比较困难,即使有明确行动方针有时也难以做到,比如早起锻炼,《掌控习惯》中提到,培养习惯的方法就是让它简便易行,尽量降低行动阻力。所以,对于要早起锻炼, 除了明确“执行意图”之外,还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先铺好瑜伽垫、或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跑步装备,这样可以尽量降低第二天做这件事的阻力,不会因为“起来跑步好麻烦,还要做一系列准备,不如躺着多休息会儿”。同时因为事情已经开了头,已经做的事情成为了沉没成本,会更有意愿去把它做完,毕竟“我都把瑜伽垫铺好了,不起来锻炼不仅这件事白做了,还得费力气把它收起来,不如起来动一动。”
#行动力/技巧
仅仅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另外一种能力: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因为这样似乎毫不费力。
很多人总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中岛敦的《山月记》- [悟净出世/悟净叹异] 故事中,提到了悟净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思考人生意义,到最后终于发现,悟空那种敢于行动并全情投入的人,过的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悟净一直等待人生意义来赋予自己行动的动力,而悟空反过来,通过一心一意的热情行动对这个世界赋予意义。与其等待上天在某个时刻为我降下人生真义,好让我们义无反顾,不枉此生。不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在自己的行动中探索人生真义,并反过来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价值取向。
所以,与其对着人生苦苦思考着意义,不如先行动起来,好好地生活,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负热爱,不负时光,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苦苦追求的意义,已然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展现,原来这充实且无悔的一生,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呀。
#误区/意义迷惘 #策略/行动先于意义
很多人总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依靠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先依据前人的假设走到更高的层次,人生目标才可能慢慢浮现。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所以保持对欲望的觉知,及时地审视它们,是清理自己心智带宽的好办法。我脑袋里一团乱麻的时候,就会坐下来,拿出笔和纸,把心中的念头全部列出来。无论是后台隐藏的,还是前台运行的,只要把它们清晰地列出来并逐一审视,自己立马就会神清气爽,行动力十足。
从“我”的角度来分享,过程中只说自己的客观感受,而不指责对方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
《沟通的艺术》中提到一种沟通技巧,少用“你”的语言,多用“我”和”我们“的语言,即沟通中少说 你 怎么怎么样,而是说我 怎么怎么样,你会发现,1字之差,表达就会完全不同。
用”你“的语言就容易进入批判和评价视角,并引起对方的防卫和反击,最后冲突升级,比如”你真是不讲卫生,把这个地方弄得一团糟“。
而用”我“就会进入自我感受视角,不会去评价他人,更容易激发同理心,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比如”宿舍好乱,我觉得很不舒服,我不想一个人打扫卫生, 我们一起可以么?“
#关联概念/沟通的艺术/"我"的视角
从“我”的角度来分享,过程中只说自己的客观感受,而不指责对方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
换句话说,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因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把这句话套用到其他场景中是这样的:·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第八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高阶读书法。对于阅读来说,跳出误区也只是刚好回到平地,如果还想继续进阶,我想下面这两个建议非常值得你关注。第一个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的知识、引发了关联,一定要留意,并把它记下来。知识产生关联说明知识网络正在形成或加固,这么做还可能创造新知识,这正是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如果你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甚至将它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你脑中变得非常牢固。
好的写作就是聊天,好的聊天也是写作。
结语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
反思不是写日记,而是深刻觉知自己的生活,敏感地捕捉到那些触动自己的点,然后深入地分析,从而了解自己。
按照“象与骑象人”的比喻,其实我们的苦恼在于“人象分离”,“骑象人”希望上进、看重长远,但“大象”喜欢及时行乐且短视,我们因为怀有骑象人的目标,但身体却总是听从大象,最终人象分离(自我分裂),在人生路上苦不堪言。
那些触动自己但说不出来的信息就是触动了大象但骑象人不知道的信息,通过反思,我们其实在了解深层次的自己,也就是“骑象人”在了解自己的 “大象”的喜好和性格,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大象合作,”人象合一“,一起奔赴光明和幸福的未来。
#行动/反思/诀窍 #关联概念/象与骑象人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
有反思的生活,就好比每天在时间的溪流中拾取一块闪亮的小石头,然后精心打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有了一大袋认知晶石,这些认知晶石就是我们生活的印记和结晶。有了这些认知晶石打底,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点评
2024年度之书推荐:《认知觉醒》,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渴望成长和改变的人细细品读。
过去的成长,我曾在平台期徘徊许久,心中有些困惑迟迟未能找到解答,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指引。
我曾喜欢贪多求全,希冀快速成长,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触动学习法“,不要过度逾越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边界去追求成长,尽量在自己的认知边界外围,通过觉知触动的那些点,专注吸收和内化这些知识,并加以应用实践,来快速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和能力边界。真正的成长,是懂得”适可而止“,敢于放弃那些飘渺的欲望,回归自我,专注于自我的能力边界进行扩张。
我也曾苦苦懊悔于过去的自己,悲叹颓废了多少宝贵的时光。换到“未来视角”,我不希望未来的我继续重蹈覆辙,责怪”现在的我“竟如此颓唐。如果不想做一个一辈子都在懊悔过去的人,那么,当下就竭尽全力——去增援未来的自己吧。
我更曾迷失于人生意义之中,担心走错了路忙碌一生后灵魂无处安放,希望上苍垂怜,尽早让我顿悟人生真义,好让我义无反顾,不枉此生。但与其对着人生苦苦思考着意义,不如先行动起来,好好地生活,过好每一天,不负时光、热爱和亲朋,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苦苦追求的意义,已然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展现,原来这充实且无悔的一生,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呀。
- 作者:陈源泉 @ 尘世の歌
- 链接:https://chenge.ink/article/post20240302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