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Cosmos
状态
已读
评分
⭐⭐⭐⭐⭐
作者
大类
理论类
标签
物理学
元知识
书单
开始时间
Oct 23, 2023
读完时间
Nov 8, 2023
已读页数
336
总页数
336
进度
1
阅读时长
来源
微信读书
📍 任务系统
封面
Cover
ISBN
9787543982888
译者(选)
出版日期
Jun 1, 2021
摘要
《宇宙》由知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著,是影响深远的一本天文科普名著,是豆瓣9.5分同名传奇纪录片的姊妹篇。本书将科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结合,从我们身边的锁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作者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异花授粉”,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向我们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帮助读者拥抱科学,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BookId
39457314
微读同步状态
已同步
📌
概要总览
阅读目的:
阅读方式: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粗读四问:
  1. 这本书讲的主题是什么?
  1. 作者分别细说了什么?论述/说理的方式是什么?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1.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都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
  1.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给予了资讯、建议、技巧还是启发?具体的给予内容是什么?)
 
💡
整体书评
"我们是星尘的孩子,在星星的光芒中诞生。“ ”探索宇宙,就是探索我们自己的本质和命运。“ ”我们是宇宙中的思考者,通过探索宇宙,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
重点摘要

第二章 宇宙的复调

💡
但之后的30亿年里,除了蓝藻没有诞生别的生命形式,意味着具备特殊器官的大型生物并不容易出现,甚至比生命的起源还要难。
💡
你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理解现在。

第三章 和谐世界

💡
群星代表了一种秩序,一种可预测性,一种永恒。从某些角度来看,它们抚慰人心。
✍️
为什么永恒的东西总时令人向往,能够抚慰人心? 是否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对永恒的基本渴望?
群星代表了一种秩序,一种可预测性,一种永恒。从某些角度来看,它们抚慰人心。
💡
我们和宇宙的联系无比深远,它涉及万物起源、地球的宜居性、物种演化和人类的命运
💡
开普勒和牛顿代表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他们发现简单的数学法则,能适用于包括大地和天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他们发现以人类的所思所想,能理解世界的运转规则。他们尊重观测数据,准确预测了行星的运动,证明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深度。
💡
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就像个在海边玩耍的儿童,为不时找到些漂亮卵石和贝壳而高兴不已,却对浩瀚的真理之海浑然不觉。

第七章 夜空之脊

💡
探索是人类的天性,这个物种诞生之初就在流浪,至今依然在流浪。

第十三章 谁为地球代言

💡
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认出宇宙就是家。我们由星尘所铸。我们的起源和演化与遥远的天体事件相关。探索宇宙的过程也是发现自我之旅。
✍️
人类科技(环境)与人类思维能力之间的错位,过去用于维护个人生存利益的愤怒情绪,在当今的科技加持下,可能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和恐怖的灾难,从这方面来讲,人类的大脑的进化速度与人类的能力的突飞猛进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也就是“我们用着几十万年前狩猎时代的大脑,在努力处理21世纪的科技世代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我们大脑深处主管杀戮与怒火的古老爬虫复合体,与后来演化出的哺乳动物与人类大脑部分——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矛盾。群居时代的人类武器简陋,即使勃然大怒也只能杀死几个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效率得到巨大提升。不过同一时间内,我们在别的方面也取得了进步。我们学会了用理性去平息怒意、沮丧和失望。
💡
我们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局部宇宙。我们已经开始思忖起了自己源于何方:我们由星辰所铸,如今眺望群星;

点评

✍️
“我们是星尘的孩子,在星星的光芒中诞生。” “探索宇宙,就是探索我们自己的本质和命运。” “我们是宇宙中的思考者,通过探索宇宙,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 Twik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