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工作的心智——如何促进你的职业发展
状态
已读
评分
⭐⭐⭐⭐
作者
[中] 阳志平
作者(R)
大类
实用类
标签
工作技能
书单
开始时间
May 27, 2024
读完时间
Jun 7, 2024
已读页数
330
总页数
330
进度
1
阅读时长
来源
实体书
📍 任务系统
ISBN
9787121475016
微信读书链接
译者(选)
出版日期
Apr 16, 2024
摘要
《工作的心智:如何促进你的职业发展》是阳志平老师关于工作方法论的专著。这是一本立意高远的图书。
阳老师在书中将职业生涯发展总结为三个关键理念:“用作品说话”、“在行动中成长”以及“看见更大的世界”,并针对工作中的八大难题提出系统而又创新的解法。
* 英才:如何成为顶尖人才?
* 作品:如何用作品牵引学习与工作?
* 思想:如何辨别好思想,避免坏思想?
* 学习:如何高效学习,持续成长?
* 人性: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与他人?
* 人际:如何建立人脉,理性助人?
* 竞争:如何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 世界:如何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
全书思想深刻,文笔优美,金句迭出,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骨干,都能从中获益。
BookId
微读同步状态
无须同步
摘抄|Excerpts
概要总览
阅读目的:
阅读方式: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粗读四问:
- 这本书讲的主题是什么?
- 作者分别细说了什么?论述/说理的方式是什么?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都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
-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给予了资讯、建议、技巧还是启发?具体的给予内容是什么?)
整体书评
在消耗将近半生时间的工作上,我相信谁都不希望这一半生命时光是晦暗无光的,但这却是目前职场年轻人的常态。工作就像一个洪水猛兽,工作时只有疲惫和倦怠,只能依靠每年那点可怜的假期来给自己的人生上色。
这本书以优美的文笔,讲述了一种如何让占据半生时间的“工作”如何重新上色的方法论,文笔优美、思路清晰、高屋建瓴,有较强的方向指导意义,但没有很多具体的实践方法论,更适合具备一定职场经验和能力积累的人。
全书都是围绕如何创造作品展开。
- 第一篇,用作品说话:注重创造自己的作品 → 用作品牵引学习与工作
- 第二篇,在行动中成长:优秀作品需要能力支撑 → 正思想、重学习、察人性、养人际
- 第三篇,看到更大世界:打开格局看到更大的世界 → 全局思维、竞争思维
工作不是打工,不是上班,更不是干活,而是打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人应该是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成为工作的主人的第一步,就是用作品说话。
重作品而非履历、职位、薪酬,你需要能拿出手证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简历上光鲜的履历,只有作品才不随时间褪色,能持续带给你存在的价值。
我们的人生,在工作的阴影下失去了颜色。仿佛在灰色的雨季里寻不到光亮,只能在假期的片刻,捕捉一丝斑斓。但生活,本身不该是一幅如诗的画卷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被工作这台巨大机器牵引着的齿轮,不停地转动,却鲜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阳志平老师的《工作的心智》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职场上的迷雾,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将工作变成一种创造,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一种生活的艺术。
这本书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见解,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占据我们半生时间的工作,重新赋予它色彩和意义。阳老师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手册,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一种生活哲学,适合那些已经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能力的读者。
书中分为三个篇章,每一篇章都是对工作意义的深刻探讨:
- 用作品说话:阳老师强调,我们应该注重创造自己的作品,让作品成为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媒介。作品不仅仅是工作的成果,更是个人能力和思想的体现。
- 在行动中成长:优秀的作品需要坚实的能力作为支撑。阳老师提倡端正思想、重视学习、洞察人性、培养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在行动中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
- 看到更大的世界:打开视野,用全局思维和竞争思维去看待问题,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让我们在职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阳老师告诉我们,工作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创造自我价值的过程。人,应当成为工作的主宰,而不是工作的附庸。成为工作主人的第一步,就是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种力量,一种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力量。它不是简单的励志书籍,而是一本能够引发深思,引导我们找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指南。
愿每一个在职场中挣扎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重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