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状态
已读
评分
⭐⭐⭐
作者
[日] 松浦弥太郎
作者(R)
大类
实用类
标签
实用类
生活技巧
书单
开始时间
Aug 12, 2020
读完时间
Sep 3, 2020
已读页数
150
总页数
150
进度
1
阅读时长
来源
微信读书
📍 任务系统
ISBN
9787521708769
译者(选)
出版日期
Apr 1, 2020
摘要
BookId
31144247
微读同步状态
已同步
摘抄|Excerpts
整体书评
点评
认为一般
一本语录合集
重点摘要
39个笔记
003
那不如就失落到底吧!不必强颜欢笑,也不用故作镇定,黯然倒地,抱头痛哭,痛彻心扉地满地打滚吧。落到失落的最底端,在那里有通往下一步的门。
004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马上搜索,也不要去问别人,抑或翻阅书籍。这种时候的第一要务,是不要借助任何外界力量,自己思考。
007
内心想法很多,怎么判断哪一个才是发自真心的呢?
就算之前理性思考过各种条件,最终做决断时还请遵循自己的内心
就算之前理性思考过各种条件,最终做决断时还请遵循自己的内心
009
筑起一处属于自己的“立足之本”吧!那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回去的地方。
012
[插图]
比他人发现更多的事物。
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美与魅力的人吧。去探索大家没有见过的地方,发现更美妙的东西;在大家还没留意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去发现更多的事物吧。
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美与魅力的人吧。
014
但比较与嫉妒是成功的敌人,为了变得更坚强,为了变得自信,尝试着从他人的幸福中获得快乐吧——这并不容易,但不为别人,哪怕只为自己,也要不断地去尝试!
016
尊严是隐藏在心中的一块护身符,它看不见,摸不着,静静地躺在内心深处,却又时刻警醒着我们,让我们保持自我。舍弃不必要的“尊严”,然后小心地收藏起真正的尊严吧!
018
孤独的150个信念(独家首发)
025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一点点地改善吧,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成功。变化是前进最切实的证明
026
痛苦、难过、不安、无奈、事与愿违,跨过这种种不愉快的人生,才称得上有趣。
027
相互渴求的爱让人彼此束缚,相互给予的爱让双方都获得自由。
029
你的诀窍在扩散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最终会变得更加洗练,更加有效。每个人都不吝分享自己的诀窍,或许正是构筑出一个幸福世界的方法。
031
抛开“说话招人嫌”的顾虑,坦诚地将心里话说出来;跨过“做事惹人取笑”的恐惧,遵循自己的内心行事。将自己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这才是敞开心扉。尝试一点点地敞开心扉吧,这并不简单。
036
只有拥有独处的时间,才能与人更融洽地交流。想要坦诚地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就请偶尔静下心来,享受独处,让自己回到最本真的模样。
044
耻于自己的无知,才会想到去学习;不擅长人际交往,才会去锻炼交流的能力。别急着摆脱“顾虑”,它能够成为让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种下名为“顾虑”的种子,能收获一个成长的自己。
045
怦然心动的回忆是治愈心灵伤痛的温柔良药。年龄越大,越会有此感:那些与让人着迷的东西、让人心动的人有关的遥远回忆,能够唤醒生活的热情。
049
能够鼓起勇气暴露自己的弱点,并向别人请求助力的人,才是真正能屈能伸、强大的人不是吗?不要担心,无论是谁,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的。只要有发出求助声音的勇气,帮助你的人,绝不止一个。
053
自我效能期望,给予自己的自信心。
“没问题,绝对能做好!”每天早上醒来时,请这样鼓励自己。“无论发生什么,请不要担心。”在遇到困难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没问题,绝对能做好!”每天早上醒来时,请这样鼓励自己。“无论发生什么,请不要担心。”在遇到困难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074
喜欢就是放肆,但爱是克制
孤独的150个信念(独家首发)
076
[插图]
有时,争吵也很重要。
与人相处时,把在乎的事情埋在心底,表面若无其事,实际貌合神离,这样看似“波澜不惊”的关系就像一片焦土,连一根草也无法孕育。其实,敞开自己的心扉,偶尔与对方争吵一下也不错。让彼此的思想相碰,将心情宣泄出来,用最真实的自己去与对方坦诚相见吧!或许会有风,或许会有雨,但风雨过后,大地会被滋润,新的生命会在土壤中孕育。
078
[插图]
在心中准备一张桌子。
大家都见过咖啡店里的桌子吧?一个人、两个人,乃至一群人,都可以围着它坐下来。素不相识的人,在这种桌子边都能轻松搭上话。请在自己的心里也准备一张这样的桌子吧!“谁都可以坐下来。无论是谁,只要坐在这张桌子前,他既可以默不作声,也可以畅所欲言。”心里有这么一张桌子的人,一定是对人温柔的人。
079
[插图]
学会如何爱。
爱对方,需要掌握爱的方法。想要学习如何爱,就请先回忆一下吧!“至今为止,他人给过我怎样的爱呢?”请心怀感激地问问自己,“我受到了多少关爱?”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恋人,那些爱着你的人,或许都能成为你学习的对象。
080
就像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却绕着太阳转,天体系统中这种追逐的场景很常见。而能够长久互相环绕的双星系统,则非常少见。对于感情,是不是也一样?
关注就像一个个环,环中央的人,被他人环绕,收到关注、倾慕,但同时也是另一个环的一部分,关注、倾慕着其他的人。
关注就像一个个环,环中央的人,被他人环绕,收到关注、倾慕,但同时也是另一个环的一部分,关注、倾慕着其他的人。
083
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除了上下左右,还有其他的方向。
093
[插图]
用心对待心里的人。
那个人不会说讨喜的话,不会做有趣的事儿,也没有引人关注的气场。但那个人足够温暖地爱着自己,只要在他身边,就让人觉得仿佛回家一般安稳……这个人就是你心里的人。无论谁,身边都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只是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罢了。用心对待你心里的人,也成为别人心里的人吧。
103
[插图]
能够彼此独立,才选择在一起。
为了生活、为了幸福、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这类理由与对方在一起,不仅无法让对方幸福,自己也会变得不幸。分开也无所谓,哪怕是立刻就分别也能彼此独立,因为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幸福,才一起生活,一起生存——最完美的伴侣,应该是这样的。
109
[插图]
我们一无所有。
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宝物。或是无可替代的东西,或是长年累月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能是家人、朋友、兴趣、工作,乃至金钱、房子……但请记得,你拥有的所有东西,都不过是世界寄存在你手里的,实际上我们一无所有。比如富有,不过是世界给了你消费的权利。正因如此,富有的人消费的目的,应该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想,心中就会多了敬畏,就能够和善对人,也就能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吧?
113
[插图]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如先全部放弃掉。
这件事我能做成,那件事我可以做好,我有做这件事的能力,也擅长做那件事,但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找不到方向……如果你也有这种烦恼,不妨先将这些想法全部放弃掉吧。别再想自己能做什么,别再被自己的能力“束缚”,当一无所有时,你自然能找到自己的本心。
118
“再会”不是道别,是感谢。
129
感情也一样,为维系情感付出的巨大努力,能够温暖人的内心。
130
人会将自己困在对自己的定义中,用已经成形的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的行为、思考乃至生活:“我要/不要做这件事”“我是这样的人”。索性试试把这些身份认同都抛掉吧,撕掉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拉下人生转换的开关,别再用理智,尝试跟从自己的内心来思考吧!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134
当感到“用脑过度”的时候,不妨积极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吧。
137
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发掘对方的特点,帮助对方活出个性,也是一种生活之道。
003004007009012014016018025026027029031036044045049053074076078079080083093103109113118129130134137点评
003
那不如就失落到底吧!不必强颜欢笑,也不用故作镇定,黯然倒地,抱头痛哭,痛彻心扉地满地打滚吧。落到失落的最底端,在那里有通往下一步的门。
004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马上搜索,也不要去问别人,抑或翻阅书籍。这种时候的第一要务,是不要借助任何外界力量,自己思考。
007
就算之前理性思考过各种条件,最终做决断时还请遵循自己的内心
内心想法很多,怎么判断哪一个才是发自真心的呢?
就算之前理性思考过各种条件,最终做决断时还请遵循自己的内心
009
筑起一处属于自己的“立足之本”吧!那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回去的地方。
012
[插图]
比他人发现更多的事物。
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美与魅力的人吧。去探索大家没有见过的地方,发现更美妙的东西;在大家还没留意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去发现更多的事物吧。
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美与魅力的人吧。
014
但比较与嫉妒是成功的敌人,为了变得更坚强,为了变得自信,尝试着从他人的幸福中获得快乐吧——这并不容易,但不为别人,哪怕只为自己,也要不断地去尝试!
016
尊严是隐藏在心中的一块护身符,它看不见,摸不着,静静地躺在内心深处,却又时刻警醒着我们,让我们保持自我。舍弃不必要的“尊严”,然后小心地收藏起真正的尊严吧!
018
孤独的150个信念(独家首发)
025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一点点地改善吧,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成功。变化是前进最切实的证明
026
痛苦、难过、不安、无奈、事与愿违,跨过这种种不愉快的人生,才称得上有趣。
027
相互渴求的爱让人彼此束缚,相互给予的爱让双方都获得自由。
029
你的诀窍在扩散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最终会变得更加洗练,更加有效。每个人都不吝分享自己的诀窍,或许正是构筑出一个幸福世界的方法。
031
抛开“说话招人嫌”的顾虑,坦诚地将心里话说出来;跨过“做事惹人取笑”的恐惧,遵循自己的内心行事。将自己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这才是敞开心扉。尝试一点点地敞开心扉吧,这并不简单。
036
只有拥有独处的时间,才能与人更融洽地交流。想要坦诚地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就请偶尔静下心来,享受独处,让自己回到最本真的模样。
044
耻于自己的无知,才会想到去学习;不擅长人际交往,才会去锻炼交流的能力。别急着摆脱“顾虑”,它能够成为让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种下名为“顾虑”的种子,能收获一个成长的自己。
045
怦然心动的回忆是治愈心灵伤痛的温柔良药。年龄越大,越会有此感:那些与让人着迷的东西、让人心动的人有关的遥远回忆,能够唤醒生活的热情。
049
能够鼓起勇气暴露自己的弱点,并向别人请求助力的人,才是真正能屈能伸、强大的人不是吗?不要担心,无论是谁,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的。只要有发出求助声音的勇气,帮助你的人,绝不止一个。
053
“没问题,绝对能做好!”每天早上醒来时,请这样鼓励自己。“无论发生什么,请不要担心。”在遇到困难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自我效能期望,给予自己的自信心。
“没问题,绝对能做好!”每天早上醒来时,请这样鼓励自己。“无论发生什么,请不要担心。”在遇到困难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074
孤独的150个信念(独家首发)
喜欢就是放肆,但爱是克制
076
[插图]
有时,争吵也很重要。
与人相处时,把在乎的事情埋在心底,表面若无其事,实际貌合神离,这样看似“波澜不惊”的关系就像一片焦土,连一根草也无法孕育。其实,敞开自己的心扉,偶尔与对方争吵一下也不错。让彼此的思想相碰,将心情宣泄出来,用最真实的自己去与对方坦诚相见吧!或许会有风,或许会有雨,但风雨过后,大地会被滋润,新的生命会在土壤中孕育。
078
[插图]
在心中准备一张桌子。
大家都见过咖啡店里的桌子吧?一个人、两个人,乃至一群人,都可以围着它坐下来。素不相识的人,在这种桌子边都能轻松搭上话。请在自己的心里也准备一张这样的桌子吧!“谁都可以坐下来。无论是谁,只要坐在这张桌子前,他既可以默不作声,也可以畅所欲言。”心里有这么一张桌子的人,一定是对人温柔的人。
079
[插图]
学会如何爱。
爱对方,需要掌握爱的方法。想要学习如何爱,就请先回忆一下吧!“至今为止,他人给过我怎样的爱呢?”请心怀感激地问问自己,“我受到了多少关爱?”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恋人,那些爱着你的人,或许都能成为你学习的对象。
080
关注就像一个个环,环中央的人,被他人环绕,收到关注、倾慕,但同时也是另一个环的一部分,关注、倾慕着其他的人。
就像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却绕着太阳转,天体系统中这种追逐的场景很常见。而能够长久互相环绕的双星系统,则非常少见。对于感情,是不是也一样?
关注就像一个个环,环中央的人,被他人环绕,收到关注、倾慕,但同时也是另一个环的一部分,关注、倾慕着其他的人。
083
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除了上下左右,还有其他的方向。
093
[插图]
用心对待心里的人。
那个人不会说讨喜的话,不会做有趣的事儿,也没有引人关注的气场。但那个人足够温暖地爱着自己,只要在他身边,就让人觉得仿佛回家一般安稳……这个人就是你心里的人。无论谁,身边都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只是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罢了。用心对待你心里的人,也成为别人心里的人吧。
103
[插图]
能够彼此独立,才选择在一起。
为了生活、为了幸福、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这类理由与对方在一起,不仅无法让对方幸福,自己也会变得不幸。分开也无所谓,哪怕是立刻就分别也能彼此独立,因为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幸福,才一起生活,一起生存——最完美的伴侣,应该是这样的。
109
[插图]
我们一无所有。
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宝物。或是无可替代的东西,或是长年累月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能是家人、朋友、兴趣、工作,乃至金钱、房子……但请记得,你拥有的所有东西,都不过是世界寄存在你手里的,实际上我们一无所有。比如富有,不过是世界给了你消费的权利。正因如此,富有的人消费的目的,应该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想,心中就会多了敬畏,就能够和善对人,也就能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吧?
113
[插图]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如先全部放弃掉。
这件事我能做成,那件事我可以做好,我有做这件事的能力,也擅长做那件事,但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找不到方向……如果你也有这种烦恼,不妨先将这些想法全部放弃掉吧。别再想自己能做什么,别再被自己的能力“束缚”,当一无所有时,你自然能找到自己的本心。
118
“再会”不是道别,是感谢。
129
感情也一样,为维系情感付出的巨大努力,能够温暖人的内心。
130
人会将自己困在对自己的定义中,用已经成形的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的行为、思考乃至生活:“我要/不要做这件事”“我是这样的人”。索性试试把这些身份认同都抛掉吧,撕掉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拉下人生转换的开关,别再用理智,尝试跟从自己的内心来思考吧!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134
当感到“用脑过度”的时候,不妨积极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吧。
137
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发掘对方的特点,帮助对方活出个性,也是一种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