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状态
在读
评分
⭐⭐⭐⭐
作者
[美]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
作者(R)
大类
理论类
标签
心理学
书单
开始时间
Jul 29, 2024
读完时间
Jul 29, 2024
已读页数
404
总页数
404
进度
1
阅读时长
来源
微信读书
📍 任务系统
封面
Cover
ISBN
9787508697857
译者(选)
出版日期
Feb 1, 2019
摘要
每一天,我们都会带着情绪醒来,也会带着情绪入睡。我们会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甚至被情绪牢牢控制,做出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那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吗? 传统情绪观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外界活动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无法用理性思维控制情绪,我们就会做出傻事,甚至产生暴力行为。 但是,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这种传统情绪观有可能是错误的。 知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博士基于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情绪构建理论,这个理论将彻底改变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知。作者认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各种因素(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灵活的大脑以及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具体可行的方法,管理情绪、控制情绪、提高情商,学会接纳自己,体谅他人,从而打造融洽的人际关系,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
BookId
24275967
微读同步状态
已同步
摘抄|Excerpts
📌
概要总览
阅读目的:了解情绪的最新前沿进展
阅读方式: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粗读四问:
  1. 这本书讲的主题是什么?
  1. 作者分别细说了什么?论述/说理的方式是什么?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1.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都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
  1.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给予了资讯、建议、技巧还是启发?具体的给予内容是什么?)
 
💡
整体书评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的《情绪》是一部颠覆传统情绪理论的杰作。作者通过大量科学研究和多年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情绪构建理论,打破了传统情绪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由外界活动激发并引发内在情绪反应。然而,巴瑞特博士的研究表明,情绪并非与生俱来,也不具有普遍性,而是由个体根据生理特征、灵活的大脑、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共同创造出来的。情绪的产生是大脑通过预测和模拟外界事件的反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这一理论强调了情绪的动态性和创造性,赋予个体更大的主动性和控制力。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传统情绪论:认为脑干负责产生恐惧,皮层负责调节脑干产生的情绪,具有情绪的决定权。情绪产生和调节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但作者巴瑞特提出了另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情绪观——“情绪建构理论”:情绪是由我们的大脑构建出来的。当有事件发生时,大脑便会预测出身体会做出的反应。当身体感觉和外界事件重合时,情绪就发生了。情绪不具备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自己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
书中详细论述了大脑如何通过过去的经验和概念构建当前的情绪体验,并探讨了变异和简并在情绪构建中的作用。这种全新的视角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本质,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情绪,提高情商,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情绪》这本书不仅对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提供了深入浅出的情绪管理技巧和理论背景。这本书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帮助我们在情绪的海洋中更自如地航行。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重点摘要

推荐序二 成为情绪专家

💡
情绪是由我们的大脑构建出来的。当有事件发生时,大脑便会预测出身体会做出何种反应。当身体感觉和外界事件产生共鸣时,情绪就发生了。如果预测不同,那么身体反应也会不同。

前言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吗?

💡
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但从客观上来讲,其真实性与分子或神经元的真实性不同,情绪的真实性和金钱的真实性一样,即情绪是人类共识的产物。

第2章 情绪是怎样炼成的?

💡
大脑从完整的照片中提取了信息,然后结合你先前的经验,最终构建了一个你熟悉的物体。
💡
你过去的经历——直接体验、看照片、电影以及读书得来的经验——赋予了你现在的感知意义。
💡
模拟是你的大脑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猜测。
✍️
预测性框架理论中,大脑始终在接受外界信息后,结合已有的信念和过去的经历,做出当下的预测,这个预测,在这里被称为“模拟”
模拟是你的大脑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猜测。
💡
你的概念是大脑的一个主要工具,用来猜测即将到来的感觉输入的意义。
💡
心理决定身体在世界上的意义
💡
在每个清醒时刻,你的大脑都会根据过去的体验形成概念,从而指导你的行动,赋予你的感觉以意义。当涉及的概念是情绪概念时,你的大脑就会构建情绪的实例。
💡
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你不是感觉输入的消极接受者,而是情绪的积极构建者。由感觉输入和过去的体验,你的大脑都在构建意义、确定行动。
💡
构建理论。该理论认为,你的体验和行为是通过你的大脑和身体的生理过程实时创造出来的。
💡
你所体验或者感知到的情绪是你的基因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
情绪不是基因直接导致的,但有一些基本的生理特征是,比如看到蛇时的心率加快,但这并不直接导致恐惧,而是需要结合你过往的经验(对蛇的认知、被咬得经历),从而建构出了恐惧的情绪。
你所体验或者感知到的情绪是你的基因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
心率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其情绪意义却不是
💡
大脑的这种宏观结构很大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微观连接则不是。
💡
恐惧的不同实例是由整个大脑的核心系统的不同组合构建的。
💡
大脑其他部分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研究情绪的每个成分,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整个环境中。这种理论被称为“整体论”
✍️
是时候重启“整体论”的研究方法了,还原论 大行其道的时代,把一切拆解到最基本的元素,然后分别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可行,尤其是大脑研究这类涉及整个复杂网络的研究领域,还原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大脑其他部分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研究情绪的每个成分,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整个环境中。这种理论被称为“整体论”
💡
简并的多对一原则——许多组不同的神经元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以增强物种的稳定性。
💡
社会现实:物质世界中的物体(如烘烤食品),会因为社会认同而具有额外的功能。同样,情绪也是社会现实。
💡
只有当我们从文化中习得情绪的概念,并通过社会认同把额外功能赋予感知时,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或者呼吸的变化才会成为一种体验。
💡
你的大脑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你积极参与确定你所看到的东西,但大多数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与其中了
💡
情绪并不是由大脑某个特定部位产生的。
💡
事实上,情绪是被炼成的,是被我们炼成的。
💡
人类情绪并不受深深根植于我们高度进化的大脑中的兽性部分的制约: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
想起了《山月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师,而那猛兽就是自己的情绪。
人类情绪并不受深深根植于我们高度进化的大脑中的兽性部分的制约: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第8章 所有情绪的本质是什么?

💡
自然选择并没有认定我们就是最终目标。我们只是另一种具有特殊适应性的物种,这种适应性帮助我们把基因传给了下一代
💡
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人类大脑都是为了实现变异和简并的功能组织。
✍️
这里涉及的两个关键概念:变异和简并 1. 变异(Variation):变异指的是大脑在应对不同情绪和情境时,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反应。这种多样化表现为: • 不同的情绪体验:同一个情绪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例如,愤怒在工作场合可能表现为冷静地提出异议,而在家庭冲突中则可能表现为大声争吵。 • 大脑活动的多样化:同样的情绪可以通过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元网络来实现。例如,快乐的感觉既可以通过对奖励的期待产生,也可以通过实际的愉悦体验产生,这两种情况涉及的大脑区域和神经元可能不同。 2. 简并(Degeneracy):简并指的是不同的神经元网络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或产生同样的情绪体验。简并性提供了大脑的灵活性和冗余度: • 功能冗余:不同的神经回路或大脑区域能够替代彼此的功能。例如,当一个大脑区域受损时,其他区域可以适应并承担其功能,从而保持情绪调节的能力。 • 稳定性与适应性:这种特性让大脑在面对复杂和变化多端的环境时仍能保持功能稳定。比如,在面对恐惧时,虽然大脑可能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如海马体或杏仁核)来处理恐惧记忆和恐惧反应,但结果是我们能够一致地感受到恐惧并采取应对措施。 【总结】 在宏观层面(如情绪体验的多样性)和微观层面(如神经元网络的活动)上,变异和简并是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大脑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境,同时保持基本功能的稳定。巴雷特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情绪理论(认为每种情绪都有固定的神经基础),并强调了大脑的高度适应性和创造性。她认为情绪不是固定的,而是大脑根据经验和环境条件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过程依赖于变异和简并的机制。
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人类大脑都是为了实现变异和简并的功能组织。
💡
你生来就具有某些大脑联结,它们是由你的基因决定的,但是环境能够影响某些基因的开关,允许你的大脑把自己和你的体验联结起来。你的大脑由你所处的世界的现实所塑造,包括人们达成协议形成的社会世界。
💡
本质论也可能是你的大脑联结的自然结果。形成概念和利用概念进行预测的大脑回路相同,这让本质提炼变得容易起来。正如你在第6章了解的,你的大脑皮质通过分离相似性和差异性习得概念。
💡
人性古典观的三个部分:动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情绪本质,面部和身体的情绪表达不受我们的控制,情绪是由外部世界激活的。

第9章 如何掌控情绪?

💡
在你的身心之间有一个特殊的连接。每当你的身体发出一个动作、消耗身体预算时,你的心理同时也会利用概念有所行动。
💡
每一个心理活动都会有一个身体反应。你能够让这种联结为你所用,掌控你的情绪,提高你的适应力,让你自己成为更好的朋友、伙伴或者爱人,甚至改变自己。
💡
身心是紧密相连的。内感受推动你的行动。你的文化联结着你的大脑
💡
为了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预算,你的内感受网络会日夜不停地劳作,不停地进行预算,这个过程就是你情感(愉悦、不愉悦、唤醒和镇静)的起源。
💡
要想保证身体预算平衡,你就要保证饮食健康,经常锻炼,有充足的睡眠
💡
具有高情绪粒度的人就是情绪专家:他们通过预测构建的情绪实例能够完美地适应每一个具体情境。
💡
情绪能力高的关键就是学习新的情绪词汇,准确应用你已有的词汇。
💡
获得概念最简单的方法是学习新词汇。你可能从未想过通过学习词汇来加强自己的情绪健康,但这个说法直接来源于神经系统科学的构建理论。词汇孕育概念,概念推动预测,预测调整身体预算,身体预算确定你的感觉。因此,你掌握的词汇细分得越精确,你的大脑预测就可以根据你的身体需要更精准地调整你的身体预算。
💡
每当你做积极的事情时,你就可以对你的概念系统进行微调,强化关于积极实践的概念,让它们在你的思维模式中变得显著突出。
💡
你构建的每一个体验都是一次投资,因此一定要精明地投资,你要培养那些将来你想重复构建的体验。
💡
所有人都会批评自己的孩子,但请说明具体的理由。
💡
共同的核心是:自我是你对自己的感觉,具有连续性,似乎它就是你的本质。
💡
你的自我就像一套行为准则,概括了你在那一刻喜欢、厌恶的东西以及习惯。
💡
敬畏感是出现了某个比自己强大的事物时出现的情感,这种情感有助于你和你的自我保持一定的距离。
💡
不管你能否培养敬畏感,练习冥想,或者找到其他方法解构你的体验,把它们看作生理感觉,重新分类都是掌控情绪的关键。
💡
一个群居物种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调节彼此的身体预算——甚至是蜜蜂、蚂蚁和蟑螂也不例外。但我们是唯一一个可以通过教彼此纯心理概念,并同步使用这些概念来调节身体预算的物种。
💡
如果你想让其他人了解你当下的感觉,你需要为他人提供清楚的线索,帮助他们形成有效预测,产生共鸣。

附录4 概念级联的证据

💡
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怀疑默认模式网络有一个通用功能:它允许你模拟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这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这种非凡的能力有助于你处理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即与他人和谐相处和努力造福自己。
✍️
DMN 网络关于回忆过去和畅想未来功能的一些假设,源于 DMN 网络可以在大脑中模拟现实世界。
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怀疑默认模式网络有一个通用功能:它允许你模拟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这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这种非凡的能力有助于你处理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即与他人和谐相处和努力造福自己。
💡
默认模式网络启动预测,构建模拟,从而让大脑发挥出神奇的力量,塑造世界。这个“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其他人的思维,以及支撑大脑的身体。当你构建情绪时,外部世界会对这个模拟进行修正,当你想象或者做梦时,则不会被修正。
💡
因此在默认模式网络中,概念没有心理核心,概念遍布整个大脑。
💡
当你“使用一个概念”时,你实际上是在现场构建了那个概念的一个实例。在你的大脑中,并没有储存很多个如同小包裹一样的“概念”知识,就像你的大脑中不存在“记忆”小包裹一样。离开构建过程,概念并不存在。
  • Twikoo